聯系地址:武漢市漢口北經濟開發區十裏棚特1號😭🐟;郵政編碼💚:430311
實習監督咨詢電話: 027-61841777
船員培訓報名咨詢: 周老師 027-61840720
學歷招生咨詢: 王老師 027-61841753 投訴監督舉報電話🎤:027-61841789
© Copyright 2020 意昂3平台 版權所有 鄂ICP備40810654號-1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這句話讓人倍感振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坐標下🥙,建設教育強國成為教育事業前進的方向引領👨🏼🦳。
教育強國應該具有哪些特征?建設教育強國從何處發力🫷🏼?這也成了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加快推進各階段教育發展
何為教育強國👩🎤,教育強國應該有哪些特征🌶?這是很多委員關註的話題👨👨👦👦。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員認為👨🏼🦲,教育強國的標誌首先應該是各階段教育的普及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方面我國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還有短板和差距需要補齊🫄🏽。“隨著教育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必然伴隨著教育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我們的教育國際影響力✥,科學、文化成果的輸出能力,都是體現教育強國的重要標誌。”朱永新說。
“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守教育陣地,加快解決一批教育領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加快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更好地發揮教育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作用。”談起建設教育強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委員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朱之文說。結合分管的基礎教育工作,朱之文認為💹🚛,當下加快教育事業發展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系統謀劃和重點推進,一是牢牢把握教育正確方向🏋🏼♀️👳🏼♂️,二是加快縮小教育差距,三是大力提升特殊群體受教育水平,四是千方百計把優質教育資源做大做強🐲🧑🏻💻。
建設教育強國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委員呼籲所有師範院校行動起來⛹🏻♂️,為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師資保障➖。“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這個提法非常令人振奮。”程建平認為,發展教育事業一定要先於其他事業進行布局🍋🟩。“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現在的青少年到那個時候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不能到那個時候再投入教育,而是要前期就開始投入。”
培養合格人才是根本目的
建設教育強國,根本目的是培養面向新時代的合格人才🦻🏼,培養什麽樣的人、如何培養人是委員們最關註的話題。
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委員認為,建設教育強國,首先應該明確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方向和理念是什麽?就是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和培養什麽樣的人。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講🩴,要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
“我們要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只有明確了這個方向🐥,才能把立德樹人的目標落到實處,這是建設教育強國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問題👨🦲。”王璟說。
對此,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委員持相同的看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才,教育強國可以有很多指標,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質量要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我們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人才評價標準。如何確定我們的人才評價標準呢?這就要好好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人才標準🙇🏽♀️。有了清晰的概念和明確的目標才能知道我們的工作成效如何,又該向著什麽方向努力。”張煒說🏃🏻♂️➡️。
“高校的人才培養要面向國家戰略精準定位👰🏿♀️,及時調整方向🏃♂️➡️,目前很多高校在學生的知識結構、創新能力、知識運用的水平培養方面都有待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委員說🚠,“十九大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布局,本次兩會又細化了具體的實施路徑📌🧘🏽♀️,相信高等教育只要堅持內涵式發展,堅持戰略目標導向🏄♂️,深化改革❎,一定能夠建設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委員曾經在四川省教育廳掛職一年擔任副廳長,提起建設教育強國的話題時他仍然習慣以“我們四川”開頭,“在四川工作一年對我的觸動非常大,整個國家教育面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那裏都能看得到,也更能體會到建設教育強國對欠發達地區的意義”。
“我覺得建設教育強國也好,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也好👨🏻🎤,其實都是為了提升整個國民素質。全民的素質提高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未來就更有希望。”汪小帆認為,“建設教育強國不是教育部門自己的事,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全社會就要形成一種尊師重教的氛圍。”
教育強國夢融匯於點滴行動
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建設教育強國,更需砥礪奮進、不斷前行👳♀️。對很多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學生取得的進步🏡、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化都是邁向教育強國征程中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西藏昌都市第一小學教師紮西委員從教27年👨🏻🎨,一直在基層從事中小學藏語文的教學工作。他告訴記者🖖🏼,解放60多年以來☝️,昌都教育事業始終得到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
“特別是這兩年,隨著國家‘三包’等優惠政策的全面落實,學校變化很大,班級變多了,學校的師資力量也不斷壯大,現在全校有學生2000多人,教師120多人。”紮西告訴記者,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如今農牧民群眾愈發重視孩子的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句話為我所從事的教學工作註入了動力,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肩頭的重任。”紮西說,要建設教育強國首先就要求基礎教育階段抓實✋🏿、抓牢,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增強愛崗敬業精神🪯。
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委員時常被同事們的敬業和認真所感動🤱🏼,“建設教育強國是一個宏大的戰略目標💆🏿♀️,但對個人來說又是一些很具體的行動,比如每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己的工作多傾註一份耐心,多給學生一些關愛🐭,多一些教育情懷”✫。
培養“大國工匠”需要職業教育發力,建設教育強國,離不開職業教育。人稱“狀元技工”、來自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的許啟金委員一直奮戰在生產一線,還成立了自己的創新工作室🦶,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他在工作中發現,現在製造業越來越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卻十分缺乏,製約著企業乃至國家的發展🦤。
“一些職業院校師資力量跟不上,培訓設備跟不上🙌🏿🧚🏽♂️,院校未與企業有效對接🅾️,培養的學生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許啟金提議✌🏼,為培養技能人才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職業院校技能教育的資源要優化,培訓機製要跟上。同時,要提高職業院校社會認同感,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青年願意就讀職業院校。
會內會外,委員們討論著、呼籲著🧛♀️,為建設教育強國這項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建言獻策、各抒己見。中國教育也必將不負眾望⏳,回應新時代的期許,寫好“奮進之筆”,在新時代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記者 李澈 張婷 董魯皖龍 焦以璇)\